璞永義竹學堂
2025 五月份聯絡簿
本月小故事
學校高年級生霸凌和性平的事件一再發生,教會的孩子在學校雖然沒有這樣的行為,但家長也被告知適逢畢業期要多注意孩子的行為和交友狀況:家長說,要和孩子溝通真難!說多了嫌煩,少說就闖禍。不可否認少子化、社會的趨勢,在不知不覺中,大多數的孩子是牽動家庭喜怒的主軸,孩子在被寵壞、過度溺愛的氛圍中,如果父母沒覺察到,一直給予孩子太多不屬於孩子年齡該有的「物件」或者「愛的服務」,那麼父母就成為「社會病原」的推手,孩子將成長為無力負擔自己重量的小大人。所以讓孩子學習負責,體驗失落,繼而學會為自己負責。是父母、教會很重要的課題。
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來時路, 有想要的、有得不到的都很正常,但為了想要而得不到,或者是因為個人情緒、價值觀去言語或暴力傷人,就不怎麼正常了。
「從現在回望過去給予孩子反思片刻,放手讓孩子去完成他能力所及的一切事物,負起自己能力所及的責任,這便是一個「愛自己,遠離霸凌、被霸凌」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