璞永義竹學堂
2025 四月份聯絡簿
本月小故事
「天才白癡就一線之隔」,這是每個課後班老師深深有感的一句話。
棠是小一生,這學期被列為學習警示生,有遲緩的現象。她的恐懼唸書和拼讀,連她的視訊老師都有感,更透過璞永的窗口反映﹔學校老師跟家長說她一直都有遲緩的現象。不應該去教會上視訊,這話讓媽媽非常混亂、焦慮,怎麼到了一下才發現她有遲緩?
棠的大哥二哥因為學障(考試不知道寫甚麼),在五下、和四下由學校轉介到教會﹔因家長忙於生計,孩子1-5的作息,早上7:00上學, 放學後到安親班直到晚上7:00回家,在安親班寫作業、評量,沒完成就不能回家,為了早回家,不會就抄解答,所以家長看到的都是完整的無誤的作業。這是遠鄉安親的常態。孩子的上課時間這麼的長!難怪只能以拖拉、放空來逃避責任,久了理所當然的遲緩。而家長更不知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。
課後陪讀班去年轉型成課後多元學習平台, 是為了重新定義學習方式,降低遠鄉學生的「無感學習」、「抄寫機學習」,讓孩子嘗試以喜好主動學習的方式;國小生原有璞永小學堂的閱讀課、奎山外語外,再加入「不難算數學課」「TFT」的藝術創想課﹔國中生原有遠見顯恩數理班、溪邊的樹手作課再加入箴言查經、英文課。
兩個哥哥經過近一年平台課的多元學習和要求學習態度下,大哥哲在四月考上國中的美術班,二哥祥從乘除法都搞不太清楚的狀況下﹔現在數學計算題,算錯的機率幾乎是零。也能自己完成作業
棠的家長經溝通,除了看兒童特殊門診外,二、四提早讓她回到教會和其他低年級的孩子一起上藝術創想課。這個月,她拒唸拒寫的情況,有很顯著的改善。她畫了一塊手工晶皂送給他的志工老師並寫了一張全拼音的感恩卡,佳燕姐姐稱她為「彩虹屁仙」。雖然孩子的改變是慢,但他們能一定會更好﹔教會同工們都衷心感激有這麼多善心企業願意投注金錢、心力、人力讓一群遠鄉的孩子能因為各位的提燈,翻轉學習改變未來。